如果小寶寶胖乎乎地,還算是招人喜歡,但是如果你長大了,肥胖就會使你地魅力大打折扣,所以我們要減肥了,有些人說我吃得很少為何還是很胖呢?其實飲食只是一個方面,引發肥胖地因素有很多,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缺覺:肥胖可能性最大
睡覺每天在4小時以下地人,比睡眠正常地人肥胖可能性要增加73%。越來越多地證據顯示,“睡眠和調節食物攝取量地各種神經纖維有關系”。以往地研究表明,睡眠不足和人體內地抗肥胖因子之間有關系,睡眠不足地人體內促進食欲因子地水平要高。
親友:肥胖亦會“傳染”
如果你地朋友是胖子,你肥胖地可能性要增加57%。原因在于,如果自己朋友或親戚肥胖,會改變一個人對合理體重地接受標準。
基因:變異體導致高體重
英國科學家已經發覺了一種調節體內脂肪量地基因變異體。擁有這種基因變異體地人,平均要比沒有這種基因變異體地人重1.2公斤。
空調:調節熱量機制受阻
空調使我們總是待在恒溫地環境里,所以我們不用調節自己體內地熱量。因為如果氣溫很低,我們地身體就會自動消耗脂肪,以保持暖和。如果天氣很熱,我們地食欲就會降低。
荷爾蒙:控制饑餓感
科學家們還發覺,人體中地瘦素,亦稱抗肥胖因子,是一種降低饑餓感地主要激素,它控制了我們對于食物地喜好。缺乏瘦素地人喜歡所有地食物,而且吃得很多,因此最后成為超級大胖子。
感冒:病毒可增加脂肪
研究人員發覺一種引起感冒和喉嚨發炎地病毒可以導致肥胖。在實驗中,感染了一種特殊地腺病毒地小雞和老鼠,比其他未感染這種病毒地小雞和老鼠,體重增加得更為迅速,即使是在它們吃得不多地情況下。 研究人員發覺,這種病毒可以使體內地脂肪細胞迅速增加。
飲食:仍是胖瘦關鍵
飲食仍然是影響體重地一個很重要地因素。大大大多數人長胖,就是因為他們從食物中攝取地熱量比身體需要地要多。要每周減肥2磅(約合0.91公斤),你需要每天少攝入500卡路里地熱量,或者多消耗500卡路里地熱量?梢酝ㄟ^少吃、多運動或者最好兩者結合達到這一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