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病重在用食療,一些病癥我們可以通過食療來讓患者減輕病痛,免受藥物和手術之苦。我國傳統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,而副食多是新鮮的天然食品,有豐富的蔬菜,同時適當吃一些水果、菌類、藻類,外加少量肉類。國際營養學界認為這是預防“文明病”的最佳膳食營養結構。
小米春種秋收,得天地之氣最全,得土氣最厚,為脾之果,最養脾胃。味甘、咸,性涼,味甘色黃入脾胃經,味咸入腎經。其功效健脾和中,治消化不良、泄瀉、肢體乏力等癥。滋胃陰清虛熱,治胃陰虛有熱之口渴能飲、善饑,以及消渴病。益腎安眠,治腎濕熱導致的小便淋漓不盡等癥。陳小米苦寒,具有止痢、解煩渴的作用。
小米粥上一層“米油”可滋陰強身,用于治療腎陰虧損。認為米油力能實毛竅,最肥人,滋陰長力,補液填精,滋陰之功勝于熟地。
小米紅糖粥小米100克,放沙鍋中加水適量煮粥,加適量紅糖,米熟后食用。用于體弱者補益或產后氣血不足的調補。
小米山藥大棗粥小米100克,懷山藥30克,大棗5枚,紅糖30克,共煮粥食用?山∑⑽、益氣血。用于治療脾胃虛弱之泄瀉及氣血不足體質的補益。